返回

大国崛起!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174不经意见,外贸订单就来了?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诸位,我知道大家的疑惑,这一次去了解真实情况的,不只是咱们厂里的人,也有201所的任宇民副所长跟杜国忠副总,具体情况他们也知道……被炸飞炮塔的T-72坦克残骸、以及完整的T-72,很快就会运输到我们这边……”

    看着满脸都不相信的众人,林瑞明心中暗叹一口气,解释起来。

    到现在,他都觉得有些无法相信。

    事实却摆在人面前。

    或许为了证实不只是他们的看法,到了最后,他看向了201所的任宇民跟杜国忠。

    “林副厂长说得没错。事实就是如此,虽然我们也难以相信,无法理解……总后那边已经表明了态度,如果我们的坦克项目无法保证达到530毫米以上的装甲防御厚度,部队不会采购……”

    任宇民也跟着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可他的话,却让所有人的神色都变得更加难看了。

    情况大家都了解。

    基础差,技术实力薄弱,要想达到部队的要求,太难了。

    “林副厂长,任副所长,咱们的情况大家都知道……坦克真正的战斗力,可不是对付步兵,而是跟敌人的装甲集群作战啊!步兵手里的单兵武器虽然能威胁到,可在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时候,步兵几乎很难参与到中间来……”

    一名五十出头的干瘦技术人员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反驳意见。

    这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。

    很多干部都暗自点头,认为确实如此。

    步兵能威胁坦克是没错,可装甲部队的作用在于突袭。

    “魏副总,这理由,站不住脚的。装甲集群在战斗的时候,会携带装甲步兵,如果装甲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抵近,利用手里的火箭筒攻击坦克……”

    裴怀仁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完全不想帮着红星所的人说话的。

    可在这时候,要正式问题才行。

    “诸位,事实摆在这里,现在遇到这个难题的,不只是我们,包括霉菌跟毛熊的装甲部队,这仅仅只是单兵反坦克火箭筒,红星所不会就此停止研究的。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性能,或是把相关技术用到反坦克导弹或是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上,我们的坦克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杜国忠的质问,让所有人神情都黯然了。

    “这么说来,79坦克的技术引进无法持续下去了?”

    617厂外联部负责人王致远眉头拧成了一个“川”字。

    要知道,为了谈妥105毫米线膛炮技术引进,他们付出了太多的精力。

    “毛熊的T-72已经上了125毫米滑膛炮,根据我们的了解,西方的豹-2,霉菌的M1,同样也都是上了120毫米的滑膛炮……他们火力强劲到如此程度,装甲也会更加厚重。”

    裴怀仁严肃地告诉众人。

    “难道咱们搞了这么久的项目就这样终止了?后续呢?后续咱们如何?”

    急促的质问,让整个会议室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“你确定?这真的是华夏自己开发出来的反坦克火箭筒?他们基础那么差,怎么可能?”

    寥古沙科神色严肃地看着弗托里亚克,满脸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经过这么长时间调查,已经能确定PLA从什么地方搞到的这种反坦克火箭筒。

    “将军,或许急赶回来的柴可夫斯基上校能给你答案,我们的人,启用了很多关键情报人员,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。不过,在香江那边,我们的燕子从西方同行手里发现了线索,CIA亚洲分部目前已经寻找代理人,准备从华夏采购这种火箭筒进行研究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次,弗托里亚克没有再言语带刺。

    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的威力,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毛熊装甲部队上万辆T-72的战斗力了!

    “CIA有详细情报吗?”

    对于克格勃的情报来源,寥古沙科还是相信的。

    每年,克格勃都会培养大量的燕子跟乌鸦输送到世界各地,以此来为红色帝国获得各种情报。

    “有。”

    寥古沙科疑惑地看着回答干脆利落的弗托里亚克,“华夏被誉为情报黑洞,他们怎么掌握的?具体研发单位有资料吗?”

    不是他不相信。

    弗托里亚克回答得太过干脆,引起了他的怀疑。

    华夏被誉为情报黑洞,一方面是因为人种跟文化差异,最大的问题是华夏国内对于反间谍做了太多的工作,几乎是全民反间谍,平时人员流动性都很小,陌生人一旦出现在一个地方,很容易就被发现了。

    全世界都知道。

    CIA怎么可能得到详细情报?

    “CIA具体情报来源是猴子国内高层,他们国内没有这样的反坦克火箭筒,就连他们的陶-2重型反坦克导弹,可能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……目前,虽然西方跟华夏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,军事科技合作在大规

174不经意见,外贸订单就来了?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